您当前的位置: 马克笔 >> 马克笔前景 >> 我的老师张耀曾

我的老师张耀曾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

张耀曾老师

张耀曾简介

张耀曾,年出生于无锡;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年本科毕业后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同时承担教学、科研及设计工作,年开始研究生课程及论文工作,年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年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任教,年调入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年调入西北工业大学,创办建筑系;年创立西工大西航建筑设计研究所。年6月,病逝于西安,享年85岁。

(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大学时代的张耀曾老师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与同学的合影,左二为张耀曾,居中为张锦秋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与同学的合影,左二为张耀曾

研究生时代的张耀曾老师

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与教师合影,后排左三是张耀曾

摄于年

永远的微笑

张伶伶

我是在进入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阶段,才接触到张耀曾老师的。

张耀曾老师身形偏瘦,精明干练,为人和蔼,张弛有度。他平时言辞不多,一旦涉及专业问题却兴致颇高,甚至有时会滔滔不绝。张老师平时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几乎看不到他有什么不悦的时候,这种和善的笑容成为了他的标志,也成为永远的记忆。

张耀曾老师,摄于年

记得张耀曾老师最初带我们的课程是幼儿园设计。第一次上课,他穿着深色的上衣,表情严肃地进入了教室。他是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讲起的,而后涉及到了设计原理内容和类型建筑特点等一些共性问题。随着课程深入,对张耀曾老师的印象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张老师并非像第一次授课时那样让我们感到严肃,而在讨论方案进程中,微笑总是挂在面颊上,让你有些亲近感。而对我们这些刚刚进入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要提的问题很多,他都会一一落实,耐心解释;他会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大家的思路放得开、落得实、抓得住。张耀曾老师似乎从不会否定我们的方案,大多都是探讨性的提出问题,当我们流露出似懂非懂的困惑之时,他会迅速拿起笔,在拷贝纸上画了起来,瞬间一个可视化的方案出现了“起死回生”般的变化,本质上又与我们的思路一致,这样的时刻才发现他面对图纸的时候原来是很健谈的……

课堂设计草图手稿铅笔+拷贝纸

(图片由李宝峰提供)

幼儿园建筑形象草图手稿铅笔+拷贝纸

课程设计进行到中后期,大家对立面设计和整体形象的探讨越来越多,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困难也越来越大,对如何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感到有些吃力。这种时候张老师会给大家以提示,他习惯用铅笔配合三角板,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示范性草图,清晰呈现立面分割、门窗位置、扶手台阶等等,瞬间让你感受到立面设计的精准,比例尺度的和谐。最令人赞叹的是张老师抽象化的配景画法颇具意味,神态各异的树木,三五成群的人物跃然纸上,画面顿生意蕴。后来张耀曾老师所画的配景,尤其是人物和树木被许多学生临摹或模仿,甚至被有些学生描刻。这种从抽象中体会的现实神韵,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小别墅建筑形象草图手稿铅笔+拷贝纸

河畔茶室推敲过程草图手稿铅笔+硫酸纸

后来张耀曾老师还带过我们班的影剧院设计,他对影剧院功能分区、观众厅设计、形体对比、虚实处理得心应手;最令大家难以忘记的是,张老师在课堂上借助丁字尺和三角板,用铅笔在很短时间内就会画好一张生动的建筑透视图草稿,要知道这是困扰许多学生通宵达旦才得以实现完成的任务。当然许多年以后才知道,张耀曾老师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时的论文就是师从汪国瑜先生有关剧场建筑研究的,而且早在年就出任“全国中小型剧院建筑设计竞赛”的评委。正因如此,张老师带我们班的影剧院设计游刃有余,而且从中提取了部分有想法的内容,后来融入了实际工程的设计之中。

课堂草图手稿铅笔+硫酸纸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张耀曾(右二)与老师、同学合影

年汪国瑜先生在西工大举办建筑画展

左起:张耀曾、汪国瑜、王尚文

从我们早期的幼儿园设计,到后来的影剧院设计,我们从张耀曾老师身上看到了他敏捷的思维、独到的构思、娴熟的手法,而那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一直引导并影响着我们……时至今日,我们身为人师,也不曾丢失;我们尽力而为的学习张老师的动手改图和示范草图的能力。如今在电脑普及的年代,丁字尺、三角板、硫酸纸、拷贝纸、铅笔已成稀缺之物,然而这一切犹如张耀曾老师的微笑一样一直令人无法忘怀……

方案草图手稿针管笔+马克笔

水粉表现手稿

张耀曾老师在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令人赞叹的专业基本功外,他一直注重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这样的一种建筑思想贯穿始终,不仅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还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早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阶段就担负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哈建工、西北建工和西工大不同时期身体力行;他在设计课堂上以身示范,以大量的手绘草图成为学生“初识与认知”的启蒙,成为“效仿与借鉴”的摹本;而在引导设计构思和技术方向上则给出了巧妙灵活的指导。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方案草图手稿铅笔+马克笔

方案草图手稿钢笔+马克笔

张老师还重视设计理论研究,并用于教学实践。他认为“建筑学虽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同时本学科应具有系统的理论,学生也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筑创作才不至于带有盲目性”。为此他在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中,不断的加强关于建筑设计理论的内容,从早期的构图原理、设计构思、美学基础,到后来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评论、建筑创作研究等等。他本人则在影剧院建筑研究、体育馆建筑研究和科教建筑研究方面有着诸多著述。

张耀曾老师十分重视设计实践,认为建筑创作实践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办学的先决条件。他从早期在清华读书时就跟随老师们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剧院的方案设计工作;在哈建工时期参加过国家图书馆的第一轮方案设计和新校区规划设计工作;以至他晚年以60岁的高龄创建西航建筑设计研究所,实践他所倡导的“产学研”一体化,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创造了设计实践的机会。当然张耀曾老师参加设计并建成的项目也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比如参加年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座音乐厅设计;年参加设计的黑龙江省展览馆(当时也称“红太阳馆”),其中座的大型叠落式看台颇具特色;年参加设计完成的哈尔滨电工学院教学主楼,成为当时哈尔滨和平广场的主体建筑;在年至年间先后主持设计了四座黑龙江省县级-座电影院,为县级该类型建筑设计探索、节约资金、推广案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年代他还为西工大设计完成了建工系教学楼、无人机研究所等作品,在校园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因此被誉为“西工大自己的建筑大师”。

黑龙江省展览馆

明信片上的黑龙江省展览馆

哈尔滨电工学院主楼

(图片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馆提供)

明信片上的哈尔滨电工学院主楼

(图片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馆提供)

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东校区主要教学建筑

(图片由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馆提供)

远处为张耀曾老师设计的建工系馆

近处为后来创办建筑设计研究所的办公地点

西工大建工系教学实验楼总平面图及工程总说明,张耀曾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图签上留有签名

(图片由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提供)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设计图纸

(图片由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提供)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设计图纸目录

(图片由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提供)

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设计图纸上留有张耀曾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签名

(图片由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提供)

年12月9日上午,在西工大建筑系杨卫丽主任的协调帮助下,我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在查阅张耀曾老师相关文献资料那一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张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情形,他仍然带着常有的标志性微笑,挥舞着丁字尺和三角板自如的画着草图;而他那带有鲜明特征的变体工程字再一次冲刷着我的记忆;我去了张老师工作过的办公室,看了他设计的无人机研究所,体味着他曾经执着努力工作的日日夜夜……

张老师年创办设计所的办公场所

(图片由张伶伶拍摄)

张老师年创办设计所的工作室

(图片由张伶伶拍摄)

现在被改造的无人机研究所

(图片由张伶伶拍摄)

当天下午,我去了张耀曾老师在西工大的住所。师母张梅芳老师热情的招待了我,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满面笑容,高兴又开心的样子。尽管她年事已高,但她身体硬朗,记忆清晰,思路敏捷,仍然健谈。她谈起了在哈建工的二十年,还记得许多同事和老师,最令我惊讶的是她还记得我们班的好几位同学,并一一说出姓名和特点,让我内心充满着温暖……张耀曾老师的儿子张左纳也找来了一些文献和资料,我们一起翻看着,回忆着旧日时光,仿佛一切就在眼前,那是令人感慨而美好的回忆。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担心师母需要休息,就起身告辞,她坚持送我到了电梯口才依依不舍挥手告别,嘱我常来,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就如同想到了在哈建工时的情形那般。左纳则按师母要求一直送我出了院子,相约再见……

在张耀曾老师家中,左起:张左纳、张梅芳、张伶伶

(图片由杨卫丽拍摄)

张梅芳老师与张伶伶

(图片由杨卫丽拍摄)

张梅芳老师与张伶伶交谈哈建工往事

(图片由杨卫丽拍摄)

张耀曾、张左纳、张梅芳在哈工大楼前

摄于年代

张耀曾、张梅芳夫妇在哈尔滨铁路局办公楼前

摄于年代

张伶伶和张左纳一起翻阅张老师手稿

(图片由杨卫丽拍摄)

张耀曾老师待人随和,平时话不多,这与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判若两人,无论平时还是课堂,他那标志性的微笑已永远铭刻在他的众多学子的记忆中;张耀曾老师坚持原则,严于律己,无论教学科研,还是设计实践,都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他的求真务实的一丝不苟精神;张耀曾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生无求,但却获得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学校的同仁和学生的爱戴与怀念,这足矣。

张耀曾老师与学生的合影

张耀曾老师在工作中

张耀曾老师在看方案

张耀曾老师去逝时正赶上疫情的特殊时期,但网上同事和学生的留言真切感人。借用朱晓金在推送的留言,不知可否概括了张耀曾老师的人生写照:18岁上清华并读研;28岁执教哈建工;48岁执教西北建工;53岁筹建西工大建筑系;60岁创建西航建筑所;妥妥的学霸+创业。

耄耋之年的张耀曾老师

(图片摘自西北工业大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