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306.html
书里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你在书上记特别多的笔记,画特别多的线条,你的大脑就不去记它了,就已经忘记了。
一、误打误撞的正确学习方法
我上中学的时候经常被班上的女生“围攻”,原因是她们说我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学习成绩那么好。
我记得很清楚,有个女生在毕业纪念册上给我的留言是“不要浪费了上天给你的天赋”。
这个女同学的每本书都记满了笔记,还用各种颜色的荧光笔画满了重点。
我其实一直都很崇拜能够熟练使用多种颜色画记号的人,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规律可循。而我就很汗颜了,每学期结束时,书本比脸还干净,最多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地方打个勾。
高三毕业时,全套“新书”可以留作纪念。
我从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因为学习真的不容易。
但我特别爱考试,没有测验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
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
我忘记了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还是我爸爸教给我的,总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讲每一本书也只是看一遍,半个月后要准备讲的时候再拿出一张白纸……
以前不知道这样的方法为什么有效,直到我读完了一本叫《认知天性》的书,发现自己竟然误打误撞地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本书是一组严谨的心理学家用很长时间做实验,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
他们把我常用的这个套路称为:
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
听起来“高大上”了很多!
书里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你在书上记特别多的笔记,画特别多的线条,你的大脑就不去记它了,就已经忘记了。
所以我们的天性以为我们努力地记笔记,多重复几遍,多背几遍,似乎能够记得住,但事实上不是。
因为那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没法起到巩固的作用,只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
用今天流行的话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人们都不喜欢挑战自己,也不喜欢挫败感。相比较而言,一遍一遍地画线要轻松得多。可惜,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所以说,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有正确的方法。《认知天性》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如何有效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科学并且能够很快地掌握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对所有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把这本书定义为《刻意练习》的升级版。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万小时的原理,用3F原则,不断地去练习一个东西,你就可以变得很厉害。
而《认知天性》这本书更加细致地研究了刻意练习,提出了很多对刻意练习的挑战,也有很多进步的地方,所以非常值得学习。
二、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
1.心智模型的建立:怎样才算真正的学会一件事
有一个叫做马特·布朗的飞机驾驶员,有一次在驾驶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一个引擎熄火了,接着飞机立刻开始倾斜。
这时候他的大脑当中就快速地回忆起了非常多的知识。
他需要算今天这个飞机上有多重的货物,这么重的货物,用单个的引擎够不够?需不需要重新启动?重新启动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如果重新启动可以起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角度?如果不可以起来的话,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马特·布朗把这个飞机安全迫降在了机场上。
这个过程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就是当你真的坐在飞机驾驶位上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查谷歌,甚至连查操作手册的时间都不够,只能够靠你大脑当中所拥有的知识快速地运算。
所以仅仅在脑海当中储存一些知识是不够的,要把它形成能够自动调用的心智模型,就是能够让这些知识自动地组合、自动地使用,然后形成一套体系,这才算我们真的学会了一件事。
2.元认知偏差: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方法
形成心智模型的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一个技能的过程。其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就是心理学家经过了很多的实验统计和测试以后发现:反复的阅读对于学习来讲几乎是白费力气。
持续的阅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似乎已经记住了的错觉。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当中有一个东西叫作元认知,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水平的判断。
我们的元认知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即便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比如拼命地记笔记,拼命地画下划线,拼命地用荧光笔,拼命地反复阅读。
教育工作者曾配合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重复阅读测试。第一组人不停地读,第二组人是读一遍,读完一遍以后,过了一个星期再读一遍。
然后把这两组人放在一起,测试结果发现,过了一个星期再读了一遍的人,比那个连着读了十遍的人要记得好得多,记忆的成绩高很多。
那么比这个过了两个星期再读一次记忆效果更好的是什么呢?是考他一次。
只要你给他一个检索的机会,让他拿大脑使劲地回忆一次,就能够大幅提高记忆的效果。
考试给人很大的压力,但对于记住东西有莫大的好处。
在《认知天性》里有一个名词叫作检索,也就是说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拼命回想某个内容,大脑只有经历痛苦,经历想不起来的过程,在回忆当中产生了一些痛,这时候学习的效果就会加倍。
3.知识链与记忆结: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有一个实验的案例:
八年级的学生上科学课,把所学内容分成两组。一组用小测验的方法学习,另一组用反复复习的方法学习。测试内容是一个月后哪部分知识点会被记得更牢。通过考试发现,凡是考到那些用小测验来学习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考察那些仅作复习但是没有测验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们的分数变成了C+。
从A-到C+,这是很大的一个鸿沟,原因就是有一组在进行考试有一组没有考试。这个就是通过检索通过考试的方式来给我们减少元认知所产生的偏差。
所以在这里得出一个结论:
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书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知识链打上记忆的结。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不停地读,不停地画笔记就相当于把知识链拿手一遍一遍地捋不断地捋,捋来捋去也记不住。而当你考一次试就等于打一个结,结绳才能够记事。
这是《认知天性》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洞见:学习是需要有挑战的。
4.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的三道工序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把学习分成了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叫作编码。
比如说你从来没有跳过伞,第一次学习跳伞的时候,你需要把你看到的一系列演示动作在心里编码,这些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得到并且理解、记住这些事情,这个过程形成一些潜在的心理表征叫作编码。
第二步叫作巩固。
巩固就是心理表征的强化。通过遗忘、考试、再练习,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当中把学到的东西形成长期的记忆,形成需要通过认真思考直接就能够做出来的生理性的反应,这就是巩固的过程。
最后一道工序叫检索。
检测会“逼迫”学习者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检索线”,这样日后回忆起这些知识时才游刃有余。
三、“后刻意时刻”时代来了
为什么我认为《认知天性》可以看成是《刻意练习》的升级版?
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两组人练习投沙包,这个沙包要投到三英尺远的一个筐里,其中一组人站在三英尺的位置投,因为将来考试考的是三英尺,所以就一直站在三英尺的这个位置上练习投沙包。另外一组人从来不让他们投三英尺的位置,而是让他们投两英尺、四英尺、两英尺、四英尺……在两英尺的地方练一会儿,又在四英寸的地方练一会儿,但不让他们练三英尺的地方。整整练了12周之后,对两组人马进行测试。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倡导的是focus、feedback和fixit,即不停地练同一个动作,不停地请教专业人士,不停地练发球的动作。但是《认知天性》这本书的作者所做的研究发现:投两英尺、四英尺最后去考试考三英尺的成绩,要高过那个一直投三英尺的队伍。
这是因为频繁的练习,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即练到麻木的时候,所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当中,加入了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我们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才能够把它记得更牢。
再举一个例子解释什么叫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
医学院要教学生缝合毛细血管,把细小的血管重新缝合起来很要命也很难。在给这些准医生训练的时候,半数的医生在一天之内就上完了全部的四节课,正常的在职培训就是这样安排的。另外一半医生也上完了同样的四节课,不过每节课之间有一周的间隔时间,就是上一天课,回去工作一周,下周再来上,分了四次把这四天的课上完了。在课程结束一个月以后对所有的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无论在哪个评估环节,包括完成手术的时间、手部移动的次数,以及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小老鼠的主动脉搏动的情况等等,那些每节课之间有一周间隔的医生都表现得要超越另外一组医生,而且在一天上完四节课的医生当中有16%的人损伤了实验白鼠的其它血管,未能完成手术。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有效?
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也就是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因此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遗忘以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下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的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就是如果我们在这当中,加入了时间的间隔或者穿插了别的训练的活动,学习的效果就要好很多。
四、让学习轻而易举的
心理学规律
1.欲求新知,先忘旧事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人们可能需要先忘记过去的旧知识,我们需要忘记一些矛盾的、与旧的记忆相关的记忆线索,这样才能把记忆线索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说一个开拖拉机的人开小汽车就可能特别困难,因为他有很多错误的习惯,可能一上去就是挂档。
所以当你能够把之前的那些东西遗忘掉的时候,才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遗忘并不是彻底地忘掉了,遗忘是很有可能把它放到了潜意识当中去,就只是你暂时不去调用它。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某些所见所闻在某一刻会唤醒你的回忆,哪怕是许久不曾想起的陈年旧事。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就写到过:
叙述者感叹自己记不起来年少时在法国乡村里与叔叔婶婶度过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块蘸了酸柠檬花茶的蛋糕味道,让过去的时光一一映入脑海。这就是潜意识被重新调动的一个过程。
遗忘了旧知识把它放在潜意识当中,我们的新知识才能够逐渐地进来。
我们的检索能力有限,这让记忆中的大部分知识不能“召之即来”。
但这种局限其实是有好处的:
如果所有记忆都能信手拈来,那就意味着大量的信息会在同一时间一块儿冒出来,如同堆积如山的资料一般摆在你面前,你得非常痛苦地花时间“翻出”你最想要的那一份。
幸亏有“潜意识”这个柜子,让我们把一些根深蒂固的旧知识存于其中。在某个需要它的时刻,环境的刺激就像一把钥匙,打开那把旧锁,我们就能取出曾经的回忆。
2.越容易被想起,越容易被忘记
检索练习是强化所学的一种方法,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知识或者技能越容易被检索,就越不容易形成长期记忆。
相反,你在检索知识或技能上花费的努力越多,学得就越扎实。
换言之,关于一件事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记忆。
3.“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我们通常认为干扰不利于学习,但某种类型的干扰可以给学习带来一些好处,而且有时效果会出奇地好。
试想一下,你是喜欢一篇排版正常,字体清晰的文章,还是想看一篇字迹模糊的文章?你一定会选择前者。但事实是,当页面文本稍有模糊,或者字体略微有些难以辨认的时候,人们能够更好地回忆起文章的内容。事实证明,当教学大纲的编排顺序不同于课本内容时,学生就要下功夫弄清课程的主旨,还需要把不一样的东西对应起来,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回忆内容。而且当一段文字中有单词缺少字母需要读者自行补齐的时候,阅读速度就会放慢,但记忆会更加牢固。
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改变正常的表达形式会带来困难,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但这种困难会让学习者更努力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解读。这些增强我们学习效果的干扰,就叫作“良性干扰”。
4.“合意困难”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在当前的教育中,或许成绩仍被视作能力的象征,于是很多学生把错误看作是失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出错。
对失败的恐惧导致学生厌恶尝试新事物,讨厌冒险,或者在考试前过于焦虑等等。但当学生们在自己的“试错”后能得到纠正性的反馈,这会加深他们的记忆。
但适度的失败感不是坏事。学新东西时遇到的困难是有益处的,因为尝试解决一个难题比坐等解决方案对我们来说更有帮助。
心理学家比约克夫妇创造出了“合意困难”这个词,以此描述那些能换来更牢固学习成果的短期麻烦。比约克夫妇说道:
困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能触发编码和检索的过程,从而促进理解和记忆。
但那些学习者没有相应背景知识来处理的、无法强化技能的、或者你在现实中无法学以致用的挑战都是不合意的。
教练可能会去教橄榄球运动员一些芭蕾舞的要点,让他们学习平衡和移动,但肯定不会去教他们打高尔夫球的技术,也不会教他们反手打网球的技术。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合意困难”和“非合意困难(无法克服的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一点: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因为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人们不愿意讲坏消息。其次,因为元认知的存在,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表现究竟如何。
五、如何建立心智模型:
学习是需要挑战天性的
1.小心大脑中的“系统一”
在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的过程中,大脑的确会做出一些干扰,比如我们上文中提到过的“元认知”。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略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一(本书称为机制一)”。
系统二是有意识的,参与逻辑和理性的分析;
而系统一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而且是瞬发式的,它会调用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在一瞬间评估形势。
台湾的“中华航空”就发生过一件吓人的事,不过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年的冬天,公司的一架播音747型飞机从台北飞往洛杉矶。在飞越太平洋上空时,飞机的一个引擎突然失灵了。
机组人员决定重启引擎,他们没有想到这时飞机的高度表开始不断下降,但是机组人员完全没有感觉到飞机在下降。
这其实是由系统一引发的“空间定向障碍”,但他们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判定高度表失灵。
直到飞机冲下云层,所有的机组人员看见了地面,这才意识到飞机真是朝下飞的。那一刻他们急速地拉起飞机,使其在接触地面之前又重新往天上飞起来。最后他们安全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但飞机已经大面积受损,无法恢复。
所以系统一的错觉可以迅速瓦解人们在训练中付出的努力以及已获得的专业经验,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有一套训练有素的系统二,要强化自己有意识地分析与推理,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