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孩子童年时都会让孩子绘画,希望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只是因为他们觉得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很多父母很早的就把孩子送到了各种绘画培训班学习。
但是绘画跟别的技能学习却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因为绘画是把儿童头脑中的形象展现出来,所以绘画是跟儿童的智力、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的。儿童通过绘画把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情绪表达出来,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绘画形式。
可以说,儿童绘画是儿童的内在思想的完全表现。前提是没有受到父母绘画教育的干扰。
但是因为很多父母都不懂孩子绘画,所以过早地把孩子送去绘画班学习绘画。而培训老师为了迎合父母,刻意的教一些超过孩子对应年龄段认知的东西。虽然孩子画出的作品非常棒,非常好看,但是这些都是孩子模仿的结果,孩子原有创造力、想象力被消灭了,他们只记得老师教的形象。
比如当老师教了孩子提前学会了兔子的简笔画,那么孩子以后的兔子形象就都是这样的形式,孩子原来对于兔子的认知就被简笔画代替了,他无法再创造出个性的兔子形象。
那么儿童的绘画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呢?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画画呢?
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
从18世纪末,世界各国的儿童专家已经对儿童绘画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美术教育家哥仙修泰纳收集过30万张儿童画、年维克多·罗恩菲德发表的著作《创作与心智的成长》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绘画发展理论,对我们现在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儿童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12岁下儿童的绘画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涂鸦期(1岁-3岁)
儿童早期因为智力发育和控制能力的不足,无法创作出具体鲜明的图像,因此被命名为涂鸦期。
涂鸦期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又可以细分为2个不同的时期:
1、未分化的涂鸦(2岁前)
特点:无目的绘画
儿童在1岁左右时已经可以用笔在纸上作画了,但是这时候的“画”严格说不能称之为“绘画”,因为对于这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只是用笔在纸上创造一些无意义的线条,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手的运动轨迹。
这时期只具备大肢体动作能力,不具备手部的精细动作控制,因此他们以肩为轴心,只能画一些横七竖八的直线,或者连续不断的圆圈。但这时候创作的圆,因为手部控制能力不足,都是一些没有封口的圆。
未分化的涂鸦
2、控制涂鸦(2岁-3岁)
特点:有目的绘画,尝试赋予绘画意义
2岁后,孩子的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开始掌握语言,同时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提高,他们可以控制手指完成一些细致的动作,此时儿童的涂鸦进入了控制涂鸦期。
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可以创作出完整封口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尽管可能形状不标准,但是已经可以清晰辨别。
同时,伴随有明显特点的几何图形的出现,儿童必然要对其命名,并开始赋予图形特定的含义,对图形加以解释。
比如孩子画了两个圆,虽然跟苹果一点也不像,但是孩子却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赋予它们苹果的含义。
但是因为,这时期儿童对图形的解释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而不是根据图形的典型特征,所以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时赋予图形不同的含义。他们可以画个圆,一开始说代表个苹果,但是如果他们喜欢,他们一会还可以说他们代表草莓。
该年龄段的绘画教育:
1、不要教孩子画画,只要给他们准备一些纸和笔,让他们自由发挥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用给孩子准备太多的颜色,只需一种即可,目的是让孩子专注于图形,而不是颜色搭配。可以给孩子准备马克笔、蜡笔、铅笔等绘画工具创作。
2、不要否定孩子,千万不要说这个不像什么。
二、象征期(3-5岁)
特点:有目的的绘画,根据记忆创作基本图式,对现实事物进行表征。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