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创

刘飞香,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程施工与管理、高端地下工程成套装备研发等工作,致力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自主研制及产业化。在他的推动下,以盾构机为代表的大国重器完成从追赶到领跑、市场从替代进口到实现出口的历史性跨越。

一块白板架,一支马克笔,信手画出一个隧道轮廓,几名技术骨干围在身边激烈讨论着设备解决方案——一个个技术创新“金点子”,就这样在刘飞香办公室萌发。“讨论方案时,我就是一名普通工程师。”刘飞香常说这句话。

刘飞香,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长期在工程建设领域耕耘的他深刻意识到:大型工程建设离不开大国重器,进口设备不仅价格昂贵,服务也得不到保障。

年,他牵头创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瞄准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目标,开发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定制化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并提出隧道智能装备理论体系。在10余年创新创业过程中,他打破技术封锁,打造出以盾构机为代表的国之重器,带领团队实现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大逆转。

铁建重工集团研制的国产首台常压换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资料图片)  

敢为人先,隧道掘进机快速发展

隧道掘进机,号称“地下航母”,体形巨大,常有一两百米长,四五层楼高;且力大无比,每天能“嚼碎”多立方米岩土,可填满1个国际标准游泳池——被誉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

“十几年前,我国全部依赖进口,一台上亿元,配套服务跟不上,工程建设常受掣肘。”刘飞香至今记忆犹新,自己搞工程出身,长年用国外产品没少受气,处处受制于人。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刻不容缓。

那时,国内基本没有盾构技术基础,他们尝试与外企合作。但外方条件苛刻、谈判艰难,刘飞香拍案而起:“谈不下去就不谈了,自己干!”

“创业之初,办公室是几间临时搭建的‘铁皮屋’,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冻得像冰窖。”刘飞香回忆道,他们边研发边建设,完全依靠自己。

“开路先锋19号”是铁建重工研制的第一台盾构机,应用于湖南长沙地铁2号线。刚接到项目时,研发人员经验不足,深感压力山大。

“家门口的‘首秀’必须过关!”刘飞香和团队成员每天守在工地,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泥;几千张图纸反复修改完善,研究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机适应技术;机械、电气、液压……每个系统和部件,都结合实际个性化、定制化设计——刘飞香和团队成员昼夜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首台应用于土层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

年10月,“开路先锋19号”始发掘进,平均每天掘进12米,提前13天贯通长沙首条地铁隧道。刘飞香自豪地说:“国产首台盾构机的成功研制和应用,让原本均价在1.5亿元左右的‘洋盾构’在中国市场被迫降价30%。”

“首秀”成功,等待他的是更大挑战。年,铁建重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课题——岩石隧道掘进机(TBM)研制攻坚任务。TBM主要用于开挖硬岩地质,一直是中国隧道掘进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薄弱领域。

“设备要挑战长距离、大埋深、大涌水、易岩爆等世界级地质难题,稍有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刘飞香作为第一责任人,从设计图纸着手,反复审核机械图纸多张。那几年,他没少跑工地,每项设计均需结合工程实际个性化、定制化研究。

年,国产首台TBM“首秀”就迎来一场恶战,要在吉林省引松供水工程中,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掘进机一较高下。年8月,依靠过硬技术与贴心服务,铁建重工的TBM提前半年贯通隧道,且价格便宜了多万元,而同场竞技的外国品牌足足迟到1年——从此,中国隧道掘进机整体技术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在刘飞香带领下,铁建重工研制了50多项填补国内甚至全球空白的产品,国产隧道掘进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跃升至目前的90%以上,并在全球市场占据三分之二以上份额。

今年3月,我国出口印度最大直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发运,这是中国盾构机走向海外的一个缩影。现在,铁建重工生产的盾构机相继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动力”“中国方案”。

智造蝶变,打造隧道智能装备机群

在湖北神农架林区,郑万高铁襄阳至重庆段施工现场正热火朝天,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轮番上阵,穿山越岭——一项项新纪录在此诞生,开启一场隧道建造新的技术变革。

“我国90%以上隧道施工仍采用传统人工钻爆方式,机械化程度低、人员需求多、劳动强度高,质量也难以保障。”在刘飞香看来,越来越多的超级地下工程建设在即,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很难适应,建设超级工程存在超高风险。如何通过装备推动传统隧道施工方式变革,一直是他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市场走向,就是产品升级方向。为此,刘飞香带领团队致力于隧道工程新工法研究,把产品创新与工法创新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隧道智能建造科研课题,提出以新一代前沿技术与隧道智能装备核心共性技术系统为基础,构建隧道智能装备体系。

刘飞香说:“隧道智能装备体系,实际上就是要打造一个隧道施工装备智能机群系统,让每台装备具有机器人特征,最终实现隧道内数字化施工、黑灯作业、少人作业或无人作业。”

目前,铁建重工已研制出包含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隧道开挖、拱架作业、锚杆施工、喷射混凝土、仰拱施工、衬砌施工等,囊括整个隧道作业线机械化配套施工工序的高端智能化施工装备与系统解决方案。无论是郑万高铁、京张高铁等铁路隧道,还是贵州高速公路、拉林公路等公路隧道,铁建重工研制的钻爆法成套装备已广泛应用在国内重大工程中。

去年,针对高原高寒铁路等超级工程建设需求,铁建重工推出一批新研制的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与常规产品相比,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最大特征是智能化,且兼具定制化、绿色化、国产化特征,具备攻克高难精尖超级地下工程的能力。”刘飞香说。

智造催生蝶变,这批新装备能适应超恶劣的自然环境,应对超风险的地质条件,采用超常规的设计施工方法,满足超大超长超深地下空间结构施工要求。

创新永不止步,刘飞香带领团队正全力攻关高原高寒铁路超级岩石隧道掘进机、钻爆法超级智能装备机群等新一批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已成为继超级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后,湖南“超级家族”的又一张新名片。

管理赋能,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

在铁建重工长沙园区,工业原材料、机械零部件每天不断进厂,出厂的则是“巨无霸”盾构机与“变形金刚”凿岩台车。随后,通过公路、海运及中欧班列运往国内重点工程及海外项目工地。

“大批设备顺利出厂,不仅可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还能带动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刘飞香说。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曾让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处于被动局面。“共克时艰、化危为机,更要刀刃向内,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在抗疫过程中,刘飞香推动企业进一步抓实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

不久前,铁建重工进一步压减与整合机构,重点优化了基于快速响应市场的组织架构体系,完善“总部掌控、营销主战、院所主研、总厂主建、院厂参战”的履职新格局,做到对市场快速反应,满足企业新兴产品产业发展需要。

依托新的组织架构,铁建重工全面优化制度、机制、流程,进一步完善流程型组织,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融出新机制、新动能。

管理赋能,发展韧劲更足。6月28日上午,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一产业园,一台直径15米级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是目前他们研制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这台盾构机开挖直径15.01米,总重量约吨,取名“钱塘吉祥号”,将用于杭州艮山东路过江隧道建设。生产这样一台设备,所需物资规格品种多达余个。下半年,铁建重工还将出厂3台15米级及以上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分别用于杭州下沙路项目、长沙湘雅路过江通道项目等工程。

他表示:“将在企业管控上进一步‘舒筋活血’,打通‘内外循环’,推动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迈上新台阶。”

“在疫情防控呈现常态化大背景下,如何保证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是装备制造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刘飞香坦言,作为主机企业,要积极主动作为,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与上下游企业紧密联动,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铁建重工生产的盾构机相继顺利发往土耳其、秘鲁等国家;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批量出口中东地区,交出了一份提神振气的成绩单。

在铁建重工生产车间,天车鸣叫,机器运转,绘图声此起彼伏,复工复产再现繁荣景象。接下来如何干?刘飞香早有盘算,全力推进“资本、产业、科技”深度融合,打造领跑“无人区”的产业板块,构筑制造和技术体系“护城河”,再辟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编:陈舒仪]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