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消费观察没有出游的年轻人在忙着

“十一”黄金周即将接近尾声,这个假期,有一部分年轻人,避开了高速路上的堵车,也没有跟风到景区“人挤人”,而是原地摆起了摊,选择先赚钱,再“错峰度假”。10月5日,晚上10点的宽厚里,虽然游客比前一天少了一些,但人来人往依然很热闹。“这款项链很适合你,显得脖子细长,也很修饰脸型。”人群中,摊主宁璐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这个假期,是她第一次摆摊,“这些首饰,都是我一款一款选的,90多种样式都不重样。”因为是初次体验,所以还是表现出了一些经验不足,“记不住这么多产品价格,所以全部都卖19.9元。”即便如此,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卖了一个包,收摊后才记起包里还放着没来得及卖的首饰,29.8元卖了两对耳环,事后算账才发现这单赔了……虽然会懊恼,但她也不放在心上,正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在市集中收获了很高的人气,“有人连着4天都来找我买东西,也有游客离开济南前,特意来跟我道别。”她粗略算了一下,这个假期,最好的一天营业额有多元,平均每天也都过了千元,她表示,对这个业绩很满意。记者注意到,摆摊的年轻人中,有一技之长的更吃香。同样是第一次摆摊的魏梦静,大学学习的画画,她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现场画人物像,桌子上摆放了几幅作品,带着马克笔和纸就能出摊,唯一的投入是添置了一台覆膜机。技艺娴熟,她十几分钟就能出一幅作品,一晚上画了20多幅,摊位前永远围满了驻足观看的顾客,正画着手里的,就有路过的人排队下单,假期这几天,晚上都持续到11点半以后才收摊,“每天的收入都能有一千多元。”摆摊间隙,她还会开一会儿直播,同时在线上销售绘画作品。在市集上逛一逛,钩织、扎染、石膏娃娃……这些手作单品都很受市场欢迎,年轻人在摆摊时,又像是一场才艺比拼。市集的组织者刘涵,同样是一位年轻人,“假期扎堆出行,其实体验并不轻松,很多年轻人选择来摆摊,除了为了挣钱,也是体验一种轻松,这个过程减压又治愈,认识一群朋友,大家互相分享经验,也互相照顾生意。”她也告诉记者,摆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并不是所有摊主都能赚钱,“选品很重要,可以多咨询有经验的摊主,也要结合市集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多看多想多总结。”假期即将结束,刘涵和一些摊主却开始筹划起了“错峰度假”计划,“6日再坚持摆一天,接下来先好好歇两天,然后再趁着出行的人少了,选几个想去的地方逛逛。”记者:文/图陈心如编辑:张钰校对:苏友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