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参加了水木的手绘打卡活动,积累了很多素材。平时可以多看看小红书、Pinterest、Behance等设计软件,积累灵感。个人最推荐Pinterest,图最多最全,也不用担心“撞车”。
个人感觉提升最大的是暑假和10月之后的限时训练,能逼迫自己提高构思速度和画图效率。除了每个月的网课训练,我11月开始了每日练习,每天练习30-60min,保证手感不丢,主要在积累素材和练小构图,简单勾画就行,不需要很精致。
马克笔的颜色不宜多,我当时也就准备了70—80支,都是自己最常用、最熟悉的色号,练到后面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己的色彩搭配模板。考试的时候不让带色卡,建议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少依赖色卡,尽量记住自己惯用的颜色。
●
我的手绘几乎是从0开始,一开始会临摹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看的图,练习人物、动物、植物等等一些元素和元素的组合;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思考整幅画面的排版布局,练习字体设计;接着会思考一些图形创意,比如一些图形的隐喻,例如灯泡可以代表创意和想法,楼梯可以代表进步,轮船可以有创新和开创的意思等等……在画风上,我更多的是参考一些中国日报的风格,以及一些偏平面类的风格。
●
手绘这一科就是多看优秀的画,多构思,然后确定好几套配色方案,前期多画画,后期真的基本没时间。
●
作为文科生,手绘完全是开局一条狗,我能过,大家都能过。个人建议先理解初试,然后掌握练习方法,形成一定答题步骤,最后做好心态建设。
1.理解初试
从年开始,手绘不再指定绘画形式,在考试范围上于是发生了类似史论的变化:看出几个题眼都靠考生眼力,从哪个角度作答全凭自己功底——于是似乎再无着手之处。遇到此等困境,能带考生突围的只剩下设计思维和手头功夫两项,剩下的只好听凭天命。
a设计思维
找到有效的新方法解决问题,在别人改进马力的时候去发明汽车。
a1课程学习:请看陈楠教授在学堂在线的公开课:《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
a2思维练习:针对整体思维、联想、逆向思维等创意思维进行专门练习,具体方法是对题目进行思维或文字分析,一次十分钟到半小时。
a3形式练习:针对同构、异影、混维等创意形式进行专门练习。具体方法是对题目进行小稿解题练习,一次一小时以内,产出尽量多的小稿。请来暑假班,T老师手把手带。
a4案例分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