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心动课堂心动是一瞬间,可长可短,我们的第一期“数学心动课堂”出炉啦!文字是安放思考的地方,我们用文字记录的是课堂中老师或孩子特别嗨的一个或几个点。我们惊喜的发现,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通过把大家的实践成果分类,将课堂内外令人怦然心动的瞬间积攒为更多的教育智慧,汇集成篇,广而告之。数学心动小妙招《小数点的移动规律》高秋云数点的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利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换算讲解完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之后,如何让学生快速正确的应用规律?常规方法比较乏味,于是在练习课的时候我们发明了一个小游戏:“移动的小数点”。一、物品准备:卡纸、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每张卡纸上用黑笔写0,0,0,1,8,6,2,3(数字随机,0可以多写几个)用红笔在卡纸上写0,0(红色的0作为补充的0出现)用醒目的笔画一个大大的小数点二、游戏规则老师找几个学生(重点是小数点和0开始要找机灵的孩子)①随机说一个小数例如:0.,学生拿着卡纸站好要求小数扩大倍小数点右移2位28.6(0要退场)再缩小到原来的1/0小数点左移3位0.0(要补上两个0)......学生要观察小数点位数的变化以及数字数位的变化②下面的数,小数点右移几次刚好变成整数28.6(1次)2.86(2次)0.(3次)学生发现:有几位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几次就能刚好变成整数③28.6向右移动2次哪?先移动一次变成整数,再移动第二次(又扩大10倍)在数的末尾补一个.6向左移动2次哪?原来是1位小数,左移2次变成3位小数0.等学生玩熟练之后会发现,小数点每右移一位,(小数都扩大10倍),↓小数位数减少1(移动成整数后在末尾补0)小数点每左移一位,(小数都缩小10倍),小数位数增加1③0.小数点先右移2位,再左移2位(学生发现小数点回到原位)↓↓扩大倍缩小倍原来左右移动是可以刚好“抵消”的0.小数点先右移3位,再右移2位3.21“抵消”后相当于右移1位(扩大10倍)④8.先扩大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1/82.右移3位,再左移2位(相当于右移1位)通过这节课的小游戏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每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例如28.6小数点移动前6在十分位,小数点移动后变成,6跑到了个位上,这也印证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10);每左移1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变为原数的1/10......《数学小游戏》鲁元贺随着学习的深入,小数这一单元已经进入了尾声,在小数前半部分的课程中,知识点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已进入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时,学生对于小数点怎么移动,对应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混乱。所以我们三个在办公室教研的时候想找一个办法来帮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小数点应该怎么移动的问题,最后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代表数字和小数点,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去。在LTP课的时候,我带着数字牌到班里,给孩子们说这节课我们一块来玩一个游戏。因为打断了他们的下棋游戏,班里的孩子们还是有一点情绪的,我把班里表现不满情绪最明显的那个孩子叫到前面,把小数点的数字牌交到了他手上,让他当一个小数点。下面的孩子看到这个情况,瞬间都积极了起来,因为我手里还有很多的数字牌,孩子们都想上前面来进行亲身实践。但是在叫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先叫上来玩游戏的同学一定要是程度还说得过去的,因为本来对这一块知识点就迷糊的学生,上来之后一转换,肯定就会更加迷糊,这个时候可以让底下程度不好的同学发布指令,让上面的同学进行不断的转换。孩子们出的题目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组成一个大于5的三位小数”,这个时候就会看到台上的孩子手忙脚乱的进行排队;“让这个小数扩大倍”,听到口令的小数点赶紧转移自己的位置;包括在需要补零的时候,小数点就会赶紧叫“0”同学上来占位,上面的同学转换的不亦乐乎,下面的孩子也在判断上面学生做的对不对。等学生玩的熟练了以后就可以角色互换一下了,让下面的学生上去扮演数字,下面的同学发布指令,这个时候比较有新意的指令有“小数部分的学生蹲下”、“整数部分最低位的学生举起右手”、“小数部分的最高位蹦一下”等,下面的孩子提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还经常因为转化的动作笑得前仰后合的。经过这样的一节课,孩子们对于小数的认识肯定更加深刻,对于小数点的左右移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整数比大小VS小数比大小》唐相唤(1)整数比大小首先要看数的数位,为什么要看数的数位呢?因为数位是计数单位的座位。比如:和00000数位:9在百位上和9在千万位上,↓↓表示的含义:9个百和9个千万;你会发现数量一样(都是9个),那就比单位,比单位:百小于千万,所以<00000如果数位相同,那就是比数量,和,表示3个百,表示8个百,单位都是百,那就比数量,3个和8个少,所以<总结规律:整数比大小方法:①数位越多,数就越大;②数位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数字的大小为止…(2)小数比大小,也是数位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吗?比较:3.14和0.,我们可以用上面提到过的比大小的方法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数字的分数单位分别是百分之一,也就是个0.01和个0.,数量相同,比单位,0.01大于0.,所以3.14大于0.…以此类推,小数比大小,真的是数位越多这个数字就越大吗?我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依据这样的方法(单位间比大小和数量间比大小)还能比较哪些数字的大小呢...《一张作业纸的魅力》许美玲活动准备:作业纸、剪刀、记号笔探究问题:你能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两个同学钻过去吗?也许你认为只有魔术师才可能做到,其实你们也可以做到。请先按下面步骤试着剪出一个洞哦!实际操作过程:(1)学生按照步骤剪开之后,不是一个洞(学生剪出的不是一个洞,引发了学生对步骤的思考,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原来第三步中没有仔细观察是从A点开始剪开直到B点。最前面和最后面的纸条是不能够剪开的,于是学生开始了第二次尝试)(1)第二次尝试:严格按照步骤剪开,剪出了一个洞,但是很小,一个同学都钻不过去。(为什么会这么小呢?有没有办法让这个洞大一些呢,于是学生开始了第三次尝试)(2)第三次尝试:有了不同的剪法(剪法的不同,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此时的小组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全班巡视其他同学的不同剪法,进而完善并发现自己剪法的问题)由于剪出的条形过于细,不方便小组推磨式交流,所以才去组员之间互相观察的方式。小组展示成果:刚开始的驱动问题:在作业纸上怎样剪才能使这个洞大得可以让两位同学钻过去?大多数孩子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拿起作业纸和简单就开始了创作。随着剪错和剪出的洞不够大,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大部分学生开始重新审视教材步骤的指引。在第二次尝试之后,个别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并尝试剪出更大的洞。此时是小组推磨式学生的最佳时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组员的剪法,交流剪法的思路,进而完善自己的创作。通过“驱动问题—引导—初步尝试—引发认知冲突—多次尝试”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剪出不止2个人能钻过去的洞。在作品的展示中,能够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如果只是让孩子们停留在“2个人可以钻过去的洞”的问题上,那么孩子们好的创意和灵感就戛然而止了。《不一样的考前模拟》郭楠楠基础教育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于是,在考前完成一套模拟试卷后,我尝试了一次不一样的“考前模拟”。学生根据自己做过的模拟试卷的模块,进行的分组安排,有的小组复杂编填空题,有的小组负责判断题,有的小组负责选择题,有的小组负责口算题,有的小组负责操作题,有的小组负责解决问题。就这样,他们很快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小演上,我接着利用无线投屏展示。一场激烈地讨论和研究便开始了……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算一算五、做一做六、解决问题每个小题都凝聚了孩子们的思维过程。这些题都由出题小老师来提问或讲解,学生看到自己编的题能让有些人“上当”,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还有的同学出的题目让小伙伴和老师眼前一亮,更是充满了自豪感,通过这样的“你问我答”或“设置陷阱”又或是“充满思考的综合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了综合能力要求。让他们从中尝试出题老师的思维,进而提醒自己该注意哪些方面,一些难题也在集体的智慧下得以解决。这节课充满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每个人都投入了积极思考中,这种收获的喜悦之情让老师和学生充满了默契。最后,这些题整合成了一套精彩的“模拟试卷”。在这次“考前模拟”中,相信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