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329464.html
昨天清华美院官方网站发布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注意事项”一文想必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其中最为主要的变化是多个学科出现的“专业设计基础”科目“统一命题考试”以及对陶瓷、摄影、雕塑等专业初试内容考试方式的变革。
针对这一变化,作为考生的我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经过和官方口径沟通(官方答复是不做任何解释,看公告内容)、和各专业部分导师(部分导师对于新的变化也是莫衷一是,表示不懂)以及各学科任课老师的综合研判,我们做出以下推测和解读,未必正确,供各位同学参考。
1、这样的变革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我们首先回到考试这件事情的本质上来,考试的本质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完成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主办方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主办方评定其结果,从而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考研作为一种资格考试的核心目的是,给予考试者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以获得某个更高层次的学习的资格。作为考试的主办方(meiyuan)而言,考研是一种选拔和甄别人才的方式,目的是要真实、准确、客观的、公正的考察出参考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以便择优选拨出符合要求的优秀考生。
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sengduozhoushao)的背景下,考试是目前最为公正的选拔制度和方式。所以,真实、客观、公平、公正、是这个考试的基本诉求,一系列考试制度的设计、计分方式的变化、考试内容的安排和演变,考题形式的变化与迭代,都会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近5年来,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均没有太大革命性的改变,导致大量考生的备考模式同质化、能力趋同化、知识结构固定化、导致的结果是考试的区分度越来越低,考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渐趋同。由于考试形式的固化,带来的备考惯性也让大家固化的认为考美院就是那么几把套路,那几本参考书。这对于一所设计、艺术导向的学院,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同时由于之前不同专业命题不同,所带来对考试公平性的质疑和各种可能的人为因素的干预困扰等等,这些对于THU爸爸而言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鉴于此,此次的考试变革也是情理之中。
考试作为一种导向,它会天然的影响和指挥所有参考者。另外,考试和备考天然是一对矛盾体,命题者和参考者始终是一种斗志斗勇的互动,命题者当然不希望轻而易举的被窥探到和猜测中,所以实时的、不被预测的、出其不意的变化考试内容和方式,是主办方的自由和权利,其目的就是要去模式化、去套路化、去模板化、让考生出其不意,无法捉摸,从而到达真实、有效的区分和选拔考生的目的。这一点其实和我们之前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一致的,不要靠模板和背卷去应付考试,而是应该扎扎实实把专业基础打好,切实提高设计能力,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抓住了核心本质以后,“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外在形式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可怕。
随着学院新的一批少壮派老师逐步成为学科带头人、院系行政负责人,这种命题话语权和学术主持权力的转移更迭和变化必然带来考试外在形式的变化,大家要逐步适应,说不定明年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也未可知。毕竟,作为中国排名最为靠前的设计艺术类学院,背后还有THU爸爸,如果一直都是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萧规曹随,其实也是一种悲哀,所以我们对于这种变化,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本质。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积极拥抱这种变化。
另外,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行业和产业端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市场”,对于设计、艺术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各个专业的边界在逐步消融和模糊,更加强调的是整合设计创新能力,比如美院很多项目和社会设计项目都是跨专业,跨学科,跨系别完成的,展览展示里面有视觉传达,视觉传达有多媒体交互、交互里面有内容动画、交互设计里面伴随软硬件结合,工业设计里面有更多服务、内容、传播的渗透,服装设计里面运用更多的交互和科技元素,陶瓷设计里面需要有产品设计思维,传统的工艺美术项目新的创新思维激活产业,环境空间需要产品、环境、用户的全面考量,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催生出更多样的展示、陈列空间和方式.......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信息媒介化,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等等,艺术和科技的交融更加如火如荼,以今年的“艺术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就可见一斑,以前以专业为导向的设计教育体系面临挑战和变革。其实在美院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协作中,各个学科之间的交融、协作已经是常态,比如信息艺术系的交叉学科,比如科普硕士的各专业的混合教学编组,比如工业设计、展览展示、交互设计的融合,单一专业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大设计”的概念呼之欲出、行业与产业的融合、技术和艺术协同、人文和科学的互补,这样的趋势早已形成,如果固守以前的专业本位,狭隘的技能本位是适应不了新的社会要求的。所以,这样的考试变革抛开院校的考试动机调整,更是社会的呼唤,产业的要求,新一代的设计师和艺术家面临解决的问题更是要与时俱进,对我们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要求也愈加全面。
记住:艺术和设计的追求特征之一是创新求变。
2、“统一命题考试”到底是什么鬼?到底有多可怕?会有对命题有什么影响?
其实大家对“统一命题考试”绝对不陌生,从小考到大,基本都是统一命题考试,中考、高考、艺考,语文、数学、英语、素描、色彩、速写等等,一样的你我,一样的题目,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统一命题考试的好处显而易见,考题一样,评分标准一样,公平性十足。而真正这次让人费解和诧异的是各个不同专业“统一命题考试”,到底如何考?其实这种命题方式对各专业命题人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毕竟各个专业的设计目的、设计对象、设计方法、表现方式、创意重点、尺度体量、设计要求、评价角度都不尽相同。我们试图斗胆去推演一下可能的未来,运用枚举法概括一下所有的可能。
1)类比高考模式
高考是典型的统一命题考试方式,语、数、外自不必说,即便是艺考专业课,各大院校的校考和各省联考,最后从形式是看无外乎素描、色彩、速写、设计专业课等等,大家都经历过,在此不展开赘述。但是考虑到这种考察内容和专业相关度不高,属于本科教育阶段前选拔考试,无法体现专业特点和考察专业水平,这种可能性概率极低。(约5%)
2)类比清美科普硕士统一命题模式
其实对于科普硕士而言,“统一命题考试”并不新鲜,参见历年考题:
纵观这几年的科普硕士考题,我们按图索骥,大约可以总结出几种可能:
A.主题相关统一型
年,以“科学的历程”为主题限定,各专业考题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是一种主题限定题目,各专业答题内容需要围绕“科学的历程”,只要答题内容与科学主题相关即可,无论是空间、产品、招贴,网页,其内容传达的相关性必须紧扣题目;以这类出题思路推演,各类以国际科技、体育、文化活动赛事(奥运会、军运会、大运会等等)、博览会(进博会、科博会、文博会)、文化交流(中法建交、中美关系等)、国家庆典主题(如国庆、建军、建党)等均有可能,尤其是今年清美参与了众多国家庆典项目。
B.核心元素统一型
年银杏叶;年蒲公英;年七巧板;年龟背竹,这类题目我们称为形态元素统一型,本质上都是给出一类自然物(植物或者动物)或者人造物,提取其中的形态和造型元素、或者结构特点,或者构成方式,以这个具象的核心造型特征元素为延展来展开设计。这类题目相对比较好找关联点,主要从造型特征角度寻找内在联系,不难实现。
C.创意原点统一型
年以水雾、水浪、冰、水流、水滴、泡沫、波浪的元素或者组合,来设计空间、产品、字体、情景和背景图案,这种题目,给了一组与水相关的创意元素,形态各异,并不具有特别鲜明和固定造型元素,给大家提供较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D.抽象图形元素统一型
年的题目直接给出一张抽象的图片元素,并不是一个具象的图案,从抽象图形中提取元素特点和结构、装饰设计特点。年的普硕视传考题,福建土楼等元素抽像提取等方式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E.场景和功能、技术、问题导向统一型
如年复试的“智能学习”为主题的考题,限定了技术特征和应用场景,以此展开考题的关联。美院历来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和艺术的共舞,此类限定特定技术条件和技术趋势的题目,具有较大的探索性和想象空间。此类智能主题,延展开来例如大数据、云计算、5G6G时代、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科技概念,大家也应该有所了解和涉猎。
总结下来,之前科普硕士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的考题,都围绕一个核心命题的约束条件展开,这样一种统一命题模式是美院已经采用多年的方式,逐步推广到所有设计类专业的考试,是“统一命题考试”的一种可能。
3)类比其他院校的统一命题方式
横向比较其他一些院校的出题模式,统一命题模式也并不是无迹可寻,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学校高考或者考研考试中历史上都曾经采用过不同专业采用统一命题的方式考试。各个不同专业在同一个主题下,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设计表现。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理论考题相同。
环艺,视传,装饰,产品手绘部分主题相同,
需按各专业要求作图。
其实,别的学校早已经考试了统一命题。
*北京交通大学所有设计专业初试考的理论和手绘都一样,复试才区分。
设计学:01视觉传达设计及其理论、02数字媒体艺术及其理论、03工业设计及其理论、04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四个专业综合排名择优录取。艺术设计(专业学位):01环境艺术设计、0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03视觉传达设计、04工业设计、05公共艺术设计五个专业综合排名择优录取
*根据自己报考专业进行手绘创作。这类考题的特点是灵活度、开放性和自由度较大,出的题目较为宽泛,不同于以前专业分开命题的微观和具体,更多是各专业关心的具有共识、共识、普遍意义的东西,必须让每个专业的同学都有空间发挥。而且和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的结合度较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几个角度切入比如,人、人性、人文、文化、(未来)场景,环境、产品、物品、审美、新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等角度的交叉融合来破题。这些学校的题目少了一些宏大叙事的背景,更多是非常具体而多元的文化特征。但同样如此,基于一种共同的限定和主题条件,最终都会用视觉表现的手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表达某一种主题,这应该是统一命题考试最大的公约数了。人、环境、产品这是美院整体学术大脉络。
以上我们“从统一命题考试”这个话题做了一个探讨,其实并不是要去猜题或者押题,我们也坚决反对这样做。正如一位校内老师所说,“培训机构承担了很多美院的基础教学工作,他们解决了很多美院学生的专业基础问题,我们就轻松多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在塑造meiyuan的未来,所以我们相信最终我们也猜不中考题,押不中考题,我们只做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教学的事情。因为最后的考题一定是在我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定有一种强烈的陌生熟悉感,一定是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实物和概念,和我们的以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和我们男女老少的喜怒哀乐愁息息相关,和我们悠久绵长的五千年文化息息相关,和我们生活的地球的青山绿水、肤色各异的生命息息相关,和我们这个光怪陆离,日新月异的世界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想和大家一起顺一下思路,正本清源,坚定信心,只要我们专业基础扎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合理,专业表达技能技巧过硬、掌握优异的专业的设计能力,即便是统一命题,又有何难?无非是大家都在一个主题引导或者条件限定下答题而已嘛。
统一命题考试,带来的是各专业各学科的交融和交叉,但是设计对象的区别还是明确而笃定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方法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的。从这个层面来讲,统一命题考试不可怕,也不必要怕。另外,站在学校的角度,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院系,出题的导向和方式一定是具有高度和导向性的,一定会体现出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国家自信。我们在答题和创意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个特点,不要把一些亚文化、非主流的文化引入到考卷上来。大一统的局面背后是某种力量,力量背后是意识推动的结果。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3、我们要怎么办?
设计学(学术型——染织艺术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动画研究、展示设计研究、工艺美术研究),“专业设计基础”科目将统一命题考试;
艺术(专业学位——服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设计基础、科普),“专业设计基础”科目将统一命题考试。
以上科目,重点考察专业基础与专业能力、设计构思与创意、艺术表现力。
美术学(学术型——绘画创作研究、摄影研究),“造型基础”科目将统一命题考试;艺术(专业学位——雕塑、造型基础),“造型基础”科目将统一命题考试。
以上科目,重点考察造型能力、艺术表现力。
跟我们之前强调的一样,我们认为专业基础能力依然是重中之重,从设计学科的三大基础课程出发,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为起始点,呈现为色彩、造型、图案、空间、形态的视觉表现,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抓住专业的核心能力,加之以系统的设计思维创新方法,呈现出具有艺术感染里和表现力的方案输出,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消息一出,我们各个学科的核心教研团队,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这一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前期坚持以专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依然是有效而正确的。专业素养,思维方式、专业能力、审美能力、创作创新能力,这些都不会随着考试的变革和领导的更替而发生变化。
针对视觉传达设计、科普视传专业:
针对这次考试改革变化,在我看来是预料之内的,毕竟学校一直在思考反套路的方式。从现在到考试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学生信心的树立比较重要,考试形式无论如何变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针对科普和视觉传达专业本身来看,考试内容不会脱离视觉传达设计学习的内容,科普视传这边之前的初试考试范围基本只设计到了字体插图标志海报,从今年十月的国庆课程中我便开始给学生练习邮票,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一系列其他形式的考题,一方面是让同学了解到这些也是视传的一部分是有可能考到的,另一方面就是让大家知道考试是有可能突然换题型的,但是不要慌。现在看来这些内容都是有可能考到的。
个人认为科普视传和普通视传在考试内容上会有相对的区分,毕竟科普项目一直还是一个相对来说多学科交叉化的项目,应该还是会把科普的主题精神渗透在考试主体中,否则失去了这个项目开设的意义。同时命题的原因也是极有可能出现是一个主题,各专业分工完成。对于同学们来讲,之前上课就在一直强调同学们考试不要套题,要注意审题,注意对于主题的把握,考场上不要丢了该有的创意,这些叮嘱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包括考视传选拔的是会思考会设计的同学,不单单是画的好的同学,头脑要灵活,这些也要强调下去。
所以即将开设的课程中,练习到的内容要更加多样化,至少科普涉及到的几个方向可以一起出题,一起练习,几次,让同学来习惯统一命题的感觉。关于纸张统一提供,这个其实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前几年也一直在统一提供画纸,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也不会影响太多。综合命题后必然主体会更偏向大众口味,猛一看不了解,理解困难的题目,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必然是让每位同学都有表达欲望的题目。
统一考题的专业:视传、科普、信息、设计基础、工业、服装、染织
考题形式推测:
统一考试项分专业出考题的形式
优势:体现考生专业设计能力举例:考试主题项目——冬奥、残奥会、军运会等赛事视传/科普:视觉形象、包装海报...
服装:运动员服装、志愿者服装...
染织:冰雪元素的图案设计、文创产品的开发...
等等...
设计基础形式考试(个设计专业的最大交集)
优势:避免完全零基础跨专业的考生、体现设计基础能力举例:设计基础题——三大构成
主题项目——艺术与科学、命运共同体、新时代
视传/科普:相关主题视觉形象设计
服装:相关主题服装设计
染织:相关主题图案、纹样设计
工业:相关主题产品设计
等等...
交叉学科形式
优势:体现设计思维及综合能力。。。。
针对科普视传:
科普视传这边今年和其他专业采用共同主题,我认为会增加考题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加大题量,但是总的题目应该不会特别偏。内容上今年科普很可能出现往年视传的题型,比如在考题中加入吉祥物,表情包等设计,这个之后的科普视传训练中需要加上。但是作为中心的手绘插画/海报之类的应该不会大变,毕竟老师需要的还是有绘画功底的学生,这一点近期陈nan课上也说过,只是在考题形式上的多变性需要更多的考虑,之前练习的书籍,包装展开图,邮票之类的我觉得都有大概率会出,然后也要加上对抽象图案的练习,去年的视传模式并不是没可能出现在科普。
对于绘画工具上说可以准备黑白或彩色的意思是今年多半会不限制你是否上色表达,也可以采用黑白装饰画的形式去做,但是继续用色彩也没有关系,对今年的学生其实并没有影响的,该用什么上色用什么上色就好。但是对于明年的学生尤其是部分男生这其实是个好消息,许多男生色彩感觉弱但是素描功底强,那么对于这些男生就可以建议他们使用黑白表达,把最好的部分展现出来。
再怎么考也不至于只让做个logo或者只做个吉祥物,最本质的画画和字体肯定还是重中之重,画的好的学生一样可以拿高分,后期针对性的锻炼一下大家的心态和应题能力,别被突如其来的变题乱了阵脚就好。我还建议和视传那边做一下交叉训练,甚至可以出一样的题,说不准今年科普视传和视传就真的是完全一样的,毕竟都是一批老师改卷。
以上是我个人感受,科普这边的课上老师们也一再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合作,这次的考题变化很可能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
对于绘画工具通知说用“黑白”或“色彩绘画工具”,题目应该有选择性,多半会不限制你是否上色表达,可以选择色彩或者黑白表达,对今年的学生其实并没有影响,该用什么上色用什么上色就好。
综合来说,考试形式无论如何变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别被突如其来的变题乱了阵脚就好。
针对服装设计:
此次变动更加着重于考验学生的基础性,专业性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打稳很重要,服装与人体相关,看似容易,其实对于学生速写能力,造型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各个专业涉及面不同,会有一些针对本专业学科能力的考察。在多学科交叉发展背景之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服装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1.基础性
年题目为线描稿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女青年服装,年默写线稿香奈儿套装,这些曾经考过的题目重点考察的就是基本功,因此还需稳扎稳打,做好人体和线稿的基本功练习。当然如卷面的排版,颜色搭配等问题也是对于考生设计基础能力的考察。
2.专业性
效果图,款式图和制版是初试考察的重要内容,服饰配件如包,帽等线稿练习也可以加入其中,设计说明的阐述也需要多注意。专业性体现在对于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需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表达,杜绝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僵化套路。
3.综合性
共同主题的情况下,题目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很强,再加上是一次小变革,题目不会特别偏僻或特别奇怪。猜测会是近期或未来重大事件,近期热词,或者一些具有广泛深刻含义的词语等。服装专业的考生们需要注意加强审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沟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平常心备考。
针对工业设计/科普产品/设计基础:
这次改革,对基础扎实的考生并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从前两年来看出题的倾向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年之前强调单一的基础造型能力,而这个能力其实是对大二之前学生的基本功考察,并不符合一个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从18年开始加入了功能要求,考察在造型能力的基础上更综合了一些。
如果按照之前大家推测的那种方式(一个大的命题,各个专业负责不同的设计类目),会更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按照清美的调性,基本功仍然是重中之重。往后的课程,应该以基本功为核心,结合更全面的训练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从暑假班开始我们也已经在给考生补充更多的设计知识,后面的考试内容应该在出题方式上做一些调整。
针对环艺专业:
站在环艺的角度,一种可能是黑白灰来做空间图,因为环艺系的老师多次强调可以黑白灰,甚至素描来画空间,所以表现形式可能环艺系会率先改革,关于命题方面,之前除了清华以外的其他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都出过这种统考题目。一般是给一个或几个词语,就像科普之前的考题一样,都有用一个主题进行设计。也有可能会出一个模棱两可,有主题意味的词语,然后让环艺的同学做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室内气氛,建筑形态上体现出这个词语的引申含义。其他专业的同学可能也都需要根据这个主题,默背一个产品或者一副主题装饰画,一种变形字体,或者纹样。这样每个人的构图,排版,内容,素材都不一样。也是学院老师希望看见的美院学生的多样性。
针对科普展示:
和平面的绘图还不一样,展示更偏向环艺的空间。如果主题还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元素,这样的调整反而不大。但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主题比如冬奥会就应该适当的去了解一些热点主题的背景知识,可能对展览简单的策划有一定的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把相关的背景运用到展厅的安排里。纸张也是一个方面,四开会比A2小一圈,再排版构图上可以重新去调整。但最基本的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还是最基本的能力是不是扎实,能不能在考场上灵活应对而不是死背方案,考试的调整也是要打破大家固有的考试思维和模式。
针对染织设计:
这次改革着重考验的是考生应对基础题目能力这一总结,因为美院里无论是什么专业,在基本规律上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构成感、基本审美、草图画面中的秩序感、节奏感,颜色的运用等等。当然,设计专业还需要考察一定的设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表达。
染织专业具体考察方式推测构想:
01以文创产品(如丝巾、抱枕、杯垫、地毯、家纺产品等)为具体载体进行设计(单个或者两个及以上系列)
02统一规定大主题,结合时事/美院传统风格,例如国庆节日类、冬奥会、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敦煌风格、季节等主题,各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性进行手绘设计,染织专业进行相关图案纹样设计/产品设计。
03统一规定元素,具象元素(例如中式建筑等)或者抽象元素(韵律、律动、波点等),各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性进行手绘设计。
04现当代流行元素的运用(如极简主题、抽象主题、波普艺术主题、艺术与科技主题、环保主题、畅想未来主题等)
05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风格纹样与现代风格结合的图案/产品设计
总之,无论怎么变化,对染织专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继续打好基础,做好装饰语言的训练,再结合猜想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考前训练用到的元素还是能合理地结合运用到本次考试的考题中。
在接下来的高分班,在保持原来训练内容稳步前进的基础上,会着重补充一些现当代元素、流行元素、时事主题相关的知识,加强相关训练。以及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积极应对相关变化,用更加稳定的心态面对最终的考试。
针对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也偏重于考察造型基础,题目不管是什么,主体和背景关系处理清楚,拿到题分析罗列元素,开始构图,经营位置,选择色彩,让绘画的过程有条理顺序就可以提高效率,最后做到整体有对比,局部有细节。
课上已经强调过了,唯独不一样的是针对于这次考试学校提供纸张的情况,可能不会是练习惯用的很厚的康颂水彩纸,不同的纸张用马克笔表现的效果要注意,素描纸着色会比较实会晕开,涂色时留意边缘。万一是纹理大的水粉纸可以将计就计,利用其纹理做肌理效果,不要刻意追求颜色的匀和轮廓的规矩,有笔触反而自然。如果是绘图纸(基本不太可能)马克笔会出现透明叠色,每笔之间的交接注意秩序,不乱涂也是一种特别的效果。。。。。。讨论继续中
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带来的改变和我们应对之法,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将密集展开讨论和信息搜集,力争把最准确、最靠谱的信息和应对之法融合在接下来的课程和教学当中,毕竟考试是指挥棒,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将竭力在十一月份的高分班课程中把更为有价值的、更有具体指导意义的内容结合起来,各个专业做联动融合,从模拟形式上无限接近真实考试场景、状态,帮助大家度过这一变化。我们需要更为细致、周密、系统的安排和教研调整,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4、摄影、陶瓷、雕塑同学怎么办?
相比于以前的考试内容,这次考试内容变化较大还有摄影、陶瓷、雕塑。
针对摄影专业:
今年摄影的最大变化是,考试材料特殊说明中指出考生要带黑白素描工具。
备考摄影的同学都知道,以前摄影专业2科目并不考手绘,而是考摄影相关论文。今年突然改成手绘,并和绘画创作研究统一命题,基本考题趋向于绘画专业,绘画往年考素描半身像,对开画纸,这对摄影的同学算是一个挑战,需要尽快调整补齐。
针对雕塑专业:
雕塑设计专业2由年的造型基础(泥塑)今年改为专业设计基础。
以往是考泥塑,今年改为和造型基础统一命题。且需要带黑白素描工具。
因为造型基础、绘画专业往年都是考素描半身像对开画纸,我们推测今年摄影、雕塑、造型基础、绘画还按照原计划素描半身像准备,有备无患。
针对陶瓷专业:
陶瓷设计专业2由年的专业设计基础(陶瓷)今年改为专业设计基础。
以往是考拉坯,今年改为和染织艺术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动画研究、展示设计研究、工艺美术研究统一命题考试,且需要带黑白或色彩绘画工具,四开画板。也就是说极大可能要考手绘了。(我们推测的也可能完全是错的。)
由于考试工具的变化,意味着考试内容有了彻底的改变,从拍摄照片,拉坯、泥塑基本上都转移到平面造型考试,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挑战较大,要及时调整备考内容。主要还是要聚焦在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上来。(说通俗些不就是素描么?)
5、书法方向的造型基础是考书法
还是考素描?
艺术(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书法创作与研究),“造型基础”科目将单独命题考试,重点考察书法临摹、创作能力。
书法非全日制硕士的造型基础可以确定是书法临摹或者创作了,尽管都是造型基础,已经明确单列并注明重点考察书法临摹、创作能力。
6、考试用纸的变化
今年还一个改变就是手绘用纸的改变。
下图为年各专业考生用纸通知:
从今年官方发布的用纸通知来看,大部分专业调整了考试用纸。
*请在正式考试前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