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尽情想象,我想要这个世界是玄幻的。
我要带着画册,乘着飞船飞往遥远茂密的森林,一边游荡,一边用手中的画笔画下它们的样子。
最后的时光,我想留给温暖的家,泡一杯咖啡,不用太苦,坐在阳台看着渐渐消逝的落日和晚霞。”
这是瑾的设想中,完美的一天。
高冷慢热是她的保护色,天马行空是她的小确幸,画画,是她准备好要一直坚持的事情。
小时候,她第一次看到表姐画的熊猫和竹子,仅仅用一支笔就能构建完整的画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就像一把尘封的锁芯,遇到了完美匹配的钥匙,从此打开了画笔和颜料的奇幻大门。
美术课上,瑾总是被点名表扬的那个。
同学们喜欢她的画,她也乐于分享,毫不夸张地说,小学时在班级,作品曾经到了一画难求的地步。
就这样,画画陪伴了她二十多年。
毕业后她曾在明·美术馆工作过一年,这是中国首个以粉画艺术传播和推广为宗旨,兼顾中西其他画种的专业艺术机构。
江南温婉,园林深深,她在这里接触了各种集体绘画,如李公堤的“街画艺术”、“艺术进社区”、“艺术现场demo”等。
也有幸结识了齊興畫、陈思宇、李杰、伊婷婷等街画艺术大师,协助他们共同完成了多个“街头艺术”活动。
过程十分有趣,先由专门的人员将户外装置晾干,再由街画艺术家们会把样稿画在装置上,最后调好各种会用到的颜色,进行大面积铺色,再作细节调整。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灵感碰撞是一种什么体验?
画笔怎样勾勒,颜色如何搭配,细节是否增减,无需言语,眼神间炽热的触碰,就胜过千言万语。
瑾是足够幸运的。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无用的琐事,和初出茅庐的莽撞,并没有消磨她对艺术的追求和热情。
相反,她在这一年中,收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一位亦师亦友的同事。
因为他,瑾养成了坚持阅读和绘画的好习惯。
她还记得少不更事时,自己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你喜欢画画吗?”
他回答:“已经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了,这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拿起画笔。”
彼时她还不甚理解,直到后来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人,才明白这句话真正的意义:
当一件事成为习惯,和喜欢无关,而是血液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绘画是一种形式,从不拘泥于工具,所以瑾的作品是多样化的。
有时是铅笔,有时是水彩,有时是马克笔。
有段时间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就用水彩画了好几幅。
有段时间很迷马克笔,画了很多幅《海贼王》、《七龙珠》等动画人物,还因此在结识了很多的海贼迷和七龙珠迷。
很多人看了她的画,羡慕又犹豫地问她:“喜欢画画,却因为觉得很难而迟迟不敢动笔怎么办?”
对此,她的想法格外简单:
“画画,自古以来就不分美丑。
古人也并不知何为美术,只是用现有的工具画出所见所闻。
不知怎的,美术好像变成了美术生的专属。其实美术是大家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拿起笔随意画,画着开心就好了。”
如果没有专业的工具,就先用铅笔随意勾画。
一朵花,一片叶子,一只北极熊,只要下笔,都是一幅画。
如果没有创新的灵感,就先从临摹开始学习。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
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现在的瑾,是一名美术老师。
学生眼中的她,是美好事物的创造者。
孩子们形容她:“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老师,”“暖暖的,像个大大的太阳。”
每年开学,学生们总会在看到她的第一时间,就冲过来抱住她,这是她教师生涯中最幸福的时刻。
在Soul分享作品以来,瑾收获了众多花式夸奖,和诚恳建议。
在这片“元宇宙”,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会有人出现,偶有慰藉。
曾有一次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惊魂未定,亲朋好友们都已入眠,慌张和害怕正无处宣泄时,她打开Soul发了条瞬间。
有人点赞评论,有人私信安慰她,虽然大多是毫无交集陌生人,但温暖却如同黑暗中突然点燃的蜡烛,将每个角落都被照亮地明晃晃。
她在各色夸奖中被鼓励,也在每个建议中得到启发和反省。
如果说画画改变了她什么,她想:
“这是我的另一方天地,在这个维度中,我变得更自律,更快乐。”
愿我们都能找到坚持一生的热爱。
愿这份热爱真诚,永恒,无可替代。
网页的态度却是表示的赞赏
文中图片来源于Souler
frosty